【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于2020年5月22日在京召開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29日表決通過了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時間的決定。
根據決定,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。
通過對自2000年以來的歷次兩會前一個月、兩會期間以及兩會后一個月的市場表現進行分析,發(fā)現歷次兩會前后市場都是漲多跌少,而兩會期間則呈現搖擺不定的特征。
兩會作為全年經濟的風向標,一直以來對國家各方面建設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,會議將傳達指導性信息包括經濟目標調整等。
兩會的召開,將明確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,確定基建規(guī)模。今年以來,新基建成為政府重點推廣的方向,市場普遍預計新老基建將成為重要議題,進一步釋放利好。此外,抗疫特別國債備受關注,發(fā)行規(guī)模將在萬億之上。有助于市場信心提振。
交通部消息:自2020年5月6日零時起,經依法批準的收費公路恢復收費(含收費橋梁和隧道)。
高速收費意味著運費上漲,一方面,從鋼廠的角度,運輸成本的增加,原料備貨成本會隨之增加,影響鋼廠生產的總成本,成本支撐走強;
另一方面,對于貿易商來說,高速收費將增加銷售的成本,挺價意愿會增強。
此外,高速收費也意味著全國生產生活已經進入正常化軌道,由過去一個階段防控疫情和復工復產并行,到復工復產全面啟動階段。5月需求端,尤其是建材需求仍有強支撐。
5月庫存壓力還是比較大,不好走出大漲大跌行情。 總體將呈現震蕩向上的趨勢;
因素上,
利好:1.海外疫情增速放緩,部分歐洲國家5月解封,緩解國內出口壓力;2.兩會召開,政策發(fā)力,基建投資加速;3.全面復工后,建筑工地有階段性趕工情況,需求持續(xù);4.高速收費推升運輸成本,支撐鋼價!
利空:1.海外疫情未完全控制,對制造業(yè)沖擊二季度會顯露出來,板材有影響;2.鋼廠還有增產空間,初步測算五大品種庫存要降到歷史同期水平還需要1個半月到2個月時間。
結論:5月供需雙增,長強板弱繼續(xù),上半月震蕩偏強,下半月期貨交割后供應增加有下跌風險。但兩會召開對沖風險,下跌幅度有限。整體在宏觀利好和需求釋放下,震蕩小幅向上。